![]() |
(楼主)找学校
2019-12-16 17:22:21 |
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小学生特别是低、中年级学生,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,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,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,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。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:
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
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与奶奶的过分溺爱,导致该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,上课自由散漫,独立性较差,把不良的生活习惯(自己该做的小事不做)带到学习中来(自己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),久而久之,学习自然跟不上了,越是跟不上,越是不愿学习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要求过严或态度粗暴
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,但过份地严格,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,非但达不到要求,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
小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,一至三年级均是班级学习委员,酷爱学习,遵守纪律,聪明温顺,是老师心目中的“尖子生”,父母的掌上明珠。但由于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,要求其每门功课必须在98分以上,有时考了97分,在班里名列前茅,父母仍不满意,对她严厉批评。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也抓得很紧,要求她“琴棋书画”样样精通,带她四处求学,回家一有空就练习,稍不用功,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。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,小明的心理压力很大,学习丝毫不怠慢。从四年级开学以来,她感到力不从心、疲惫不堪,学习成绩明显下降,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,尤其对考试产生了恐惧。
夫妻感情不和,缺少家庭温暖